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

巴金森氏症的中醫治療




  巴金森氏症常在中、老年發病,隨時間而進行性的功能障礙。靜態性顫抖、肢體僵硬、動作遲緩、步態不穩是巴金森氏症典型的主要臨床症狀。這些症狀可以分別在不同的時間出現,可能單側或雙側發生,但在發病初期,以單側症狀為多。最常見的是病患於休息靜止狀態時,單側手指、腳部或下巴的顫抖表現步態不穩是較晚期的表現,病患會覺得動作變慢,腳步張不開而拖著腳,行走小碎步且易前傾。目前已知的原因為位於中腦黑質部的神經細胞退化死亡,製造多巴胺減少,使得基底核至運動皮質的神經傳導路徑受抑制,因而引起運動功能異常。





  目前現代醫學對於巴金森氏症的治療,主要以口服藥物Levodopa為主,雖然此藥可有效改善臨床症狀,但使用約五年後效應減低,且易出現舞蹈震顫或肌肉僵直等副作用。


  中醫學對巴金森氏症及其病機的描述可追溯到《內經》。《素問˙至真要大論》所列症狀“強直”、“掉”、“收引”與此病臨床表現的肌肉僵直、肢體顫振和關節活動緩慢等症狀相關。《素問˙脈要精微論》中的“行則振掉,骨將憊矣”;《靈樞˙海論》中的“髓海不足,則腦轉耳鳴,脛酸眩冒,目無所見,懈怠安臥”,均指出年近花甲,易有肝腎虧損、精血不足、髓海空虛、腦失髓養、水不涵木等,這樣的病理機轉,其所形成的振掉、眩暈、耳鳴、足膝無力等症狀與顫振麻痹頗為相似。


  近代中醫認為巴金森氏症的病理實質為肝腎陰虛,並涉及心脾,影響腦髓的氣血滋養,使腦神經細胞退化且分泌異常。另外在肝腎陰虛的基礎上形成內風、痰、火、瘀等病理現象,這些現象交互影響的結果會造成經脈氣血輸佈障礙,使筋脈組織缺乏濡養,導致顫振、僵直、行動緩慢等臨床症狀。因此我們在治療方面主要以補益肝腎、養筋通脈為基本原則,對於兼夾證型的病理現象,則給予平肝息風、清熱袪痰、化瘀通絡等治法用藥,例如右歸丸加減搭配天麻、鉤藤、石菖蒲、赤芍、地龍,用以減緩腦神經退化,改善肢體氣血濡養不足的問題。另外針灸方面常用百會、四神聰、三陰交、復溜、太谿、太衝等穴位來搭配使用;氣血不足者,加足三里、合谷;痰濕阻絡者,加豐隆、陰陵泉;有瘀象者,加血海、地機等;隨證加減穴位,幫助改善肢體的行動障礙。


  現代醫學對於巴金森氏症的治療雖可緩解臨床症狀的產生,但隨著用藥時間拉長,往往易見藥效減低或副作用產生的問題,早期搭配中醫治療,不僅可減少症狀表現,亦可減少西藥的使用劑量,降低副作用的影響,藉由中西醫共同合作,期使巴金森氏症患者的日常生活品質更加提升。

線上掛號: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吳柏鋒 中醫師

延伸閱讀